统战实践
近年来,沁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内涵,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档升级。
聚焦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工作“深度”。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3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民族工作2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考核和意识形态巡察的重点事项,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召开季度分析谈判会4次,民族工作专项部署会3次。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宗教政策法规学习纳入县委党校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中青年干部理论进修班1期40人,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聚焦教育培训凝心,提升工作“浓度”。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在全县各党委、成员单位印发《关于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的实施方案》,征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300余册,县委统战部成立由部领导任组长的宣讲团,赴基层11个乡镇党委、8个县直党(工)委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举办全县民族宗教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市委统战部相关科室领导、业务骨干和专家学者为全县各乡镇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重点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网格员,成员单位分管领导等100余人授课,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组织全县200余名民族工作干部积极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切实加强了党员干部、各族群众的民族理论政策知识。
聚焦文化浸润铸魂,提升工作“厚度”。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力量,依托“我们的节日·端午”沁县第十六届民俗文化节暨山西省第九届龙舟公开赛,开展文艺汇演等活动16次,有效加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党员干部、各族群众观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短片30余次,以身临其境、情景交融的沉浸式体验形式,让民族团结入眼、入脑、入心。充分利用辖区LED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推送民族团结宣传知识。发放宣传手册资料2000份,宣传袋500个,宣传品(扇子)300份,各村悬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横幅200余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组织各乡镇统战委员、民族群众30余人赴潞城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全县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聚焦精细服务暖心,提升工作“温度”。将暖心服务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协调县委统战部、县公安局、各乡镇做好少数民族人口人员信息摸排和底数动态调整,建立起少数民族户籍人口台账、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五清”台账和少数民族群众扶危济困制度。常态化开展少数民族走访慰问活动,及时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动态及需求。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防溺水、防诈骗、应急救护等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全县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真心诚意为全县各族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今年以来,开展走访慰问28次,上门收集到少数民族群众关于子女上学、民政救助、营商环境等方面诉求3个,已协调解决1个,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8次,有效促进全县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